• 业务咨询  
  • 025-58096905  15851874617    
  • |    
  • 在线咨询  
  •   |  
    我院印伟院长接受《中国旅游报》记者专访
    发布时间:2023-12-07 13:56:54   来源:  作者: 点击次数:   打印

    近日,多家媒体报道,广西柳州市某户外微信群私自揽客,组织大量游客去象州旅游。柳州市旅游市场秩序综合整治工作专班立即截停即将出发的大巴,在现场检查旅游大巴车11台,旅游团队1个,共500余人,现场调查询问3人,初步获取了涉嫌违法证据。2023126日,我院印伟院长接受《中国旅游报》记者专访,就户外微信群私自揽客的风险点以及出现此类情况的原因、微信群里的旅游产品为何会如此受人追捧、此类情况该如何杜绝,应当如何加强监管,在游客宣教引导方面如何开展,对游客参团有哪些问题应当提醒等话题进行了采访。

    印伟就以上话题进行了回答:第一,户外微信群私自揽客的风险点在于组织方未依法取得旅行社业务经营许可证,不具有经营团队旅游业务经营资质,因此旅游服务质量和安全管理得不到法律的保障。之所以出现此类情况,主要是因为人们现在旅游消费模式正在发生变化,从前往线下门店到线上旅游服务平台再到微信群组,反映了消费者对旅游服务快捷、便利等特性的刚性需求,同时在微信群组还可以共享社群的意见,有助于选择出行的斟酌和参考,同时也因为在微信群组里的组团,一般情况下都具有价格优势,比常规价格低廉,而且这些微信群组的组织方有时还会假借正规旅行社名义进行虚假宣传,因此消费者往往会收到迷惑,加上快捷便利,容易选择此种方式安排旅游出行。第二,这种情况需要各方共同治理,才有望杜绝。首先,文化和旅游部应当每年都向社会公布无证经营旅行社业务的典型案例,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检察院在向社会发布典型案例时也可以考虑将典型的旅游民事、刑事案件纳入,并利用各种渠道进行宣传教育。其次,旅游行业组织应当加强旅行社行业的自律,杜绝这些无证经营旅行社业务的组织代理旅行社业务或者其他合作方式,净化旅行社行业环境。再次,消费者也需要加强学习,增加对旅游经营者的自我分辨能力,提高自我防范意义,并积极参加社区针对旅游法的普法宣传或者旅游警示教育宣传活动。最后,社会监督也非常重要,各种传统媒体和新媒体都应当加强对微信群组组团等非法经营旅行社业务行为进行曝光,并坚决予以批评,引导全社会抵制这种违法现象,发挥社会舆论的引导作用。

    《中国旅游报》2023127日刊登了印伟院长的观点,网址链接为:https://mp.weixin.qq.com/s/IoMx0abTLSHb8bfJ4_MBsQ

    E-mail: zjplanning@aliyun.com   |    地址:南京江宁大学城月华西路1号     |    邮编:211100     |    Copyright © 2006 - 2016 Zijin. All Rights     |    苏ICP备16010323号